(一)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为:

admin 879 0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专业代码:460305)

   (一)培养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二)学历层次:大专

   (一)入学要求:

   为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二)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3年,可以根据学生灵活学习需求合理、弹性安排学习时间。

   (一)职业面向

   经过对福建地区典型中小企业调研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技术类职业与其它职业相比,属于复合性的新型职业,要求具有较宽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具有娴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具有从事多重复杂性的工作能力。其专业职业面向如表4-1所示:

   表4-1  职业面向表

   (二)职业发展路径

  1、管理路线:

   新人—技术员-组长-班长-经理-高级经理-总经理

  2、技术路线:

   新人—技术员-技术组长-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项目技术经理-技术总监-总工程师

   (三)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

   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对应的工作要求,能力、知识、职业态度等要求分析职业能力项目表,具体见表4-2。

  表4-2 职业能力项目表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电工电器工程技术人员、设备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运行维护、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调试、销售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1、素质

   (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对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3)能够正确面对困难、压力和挫折,具有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

   (4)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和卫生保健知识,具有健康的体魄与良好的运动素质。

   (5)具有良好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

   (6)具有吃苦耐劳的作风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心;

   (7)具有自我学习、求实创新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8)具有与他人合作、沟通,团队协作能力。

  2、知识

   (1)熟悉机械制图、掌握电气制图的基础知识;

   (2)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知识;

   (3)掌握电工电子的基础知识;

   (4)掌握电气控制的基础知识;

   (5)掌握电机传动的知识;

   (6)掌握PLC控制的基础知识;

   (7)掌握传感器的选择及运用知识;

   (8)掌握液压与气动方面的基础知识;

   (9)熟悉工业机器人辅具设计、制造的知识;

   (10)掌握工控机、触摸屏等上位机的知识;

   (11)熟悉弧焊、点焊的基本原理;

   (12)熟悉数控机床操作应用及电气接口知识;

   (13)掌握机器人工作站基本维护知识;

   (14)掌握工业机器人与周边设备的通讯知识;

   (15)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的基本知识;

   (16)熟悉产品营销、企业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

  3、能力

   (1)能读懂机器人自动线机械结构图,液压、气动、电气系统图;

   (2)能够绘制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基本电气原理图

   (3)会使用电工、电子常用工具和仪表;

   (4)能对PLC控制系统进行基本维护;

   (5)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技能,具备CNC应用能力。

   (6)能拆装、维护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电气系统;

   (7)能使用工业机器人仿真软件对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进行仿真;

   (8)能熟练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现场编程;

   (9)能够使用现场总线组建工业网络;

   (10)能够编写基本人机界面程序;

   (11)能组装、安装、调试常用工业机器人及其辅具;

   (12)能基本看懂机器人自动线相关外文操作手册;

   (13)能够撰写机器人工作站技术文档;

   (14)能进行工业机器人产品应用和销售。

   表5-1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能力)、素质(职业素养、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知识的分解图表。

   表5-1  专业能力、素质、知识与工作任务分析表

   本专业毕业生可考取高级电工证书、AutoCAD认证证书、中级数控车工等职业资格证书;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等1+X证书。毕业须获得至少一项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一)人才培养模式及特色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实施“项目引领、能力进阶”的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引领:通过校企合作、技能竞赛、职业鉴定、科技研究等项目,促进教学效果持续改进。

   能力进阶:技能训练与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复合,不断提高技能水平。为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第五学期安排为期2周的综合实训和4周的阶段顶岗实习、第六学期的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实务专题训练。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保持零距离接触,逐渐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能力、技术实践能力、综合职业能力。

   我们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和不断探索,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思路的认识变得更清晰,即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努力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

   (二)课程设置

  1、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电气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与应用、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

  2、专业课程体系(一)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为:

  3、独立设置(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表

  4、技能大赛项目设计

   技能大赛项目设计表

  5、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等证书的育训结合项目设计

   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等证书的育训结合项目设计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1)思想道德与法治1              第1学期(24学时)

   (2)思想道德与法治2             第2学期(24学时)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第3学期(48学时)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4学期(32学时)

   (5)体育与健康1        第1学期 (22学时)

   (6)体育与健康2            第2学期 (32学时)

   (7)体育与健康3         第3学期 (30学时)

  (8)体育与健康4            第4学期 (32学时)

  (9)高等数学(模块A)  第1学期课(60学时)

  (10)高职英语1   第1学期 (64学时)

  (11)高职英语2   第2学期 (64学时)

  (12)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第2学期    (48学时)

  (13)信息技术应用拓展      第2学期    (32学时)

  (14)职业语文         第2学期 (34学时)

  (15)创新创业教育基础理论         第2学期 (32学时)

  (1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2学期 (32学时)

   (17-21)形势与政策    第1-5学期 (40学时)

   (形势与政策1)(形势与政策2)(形势与政策3)(形势与政策4)(形势与政策5)

   (22)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第1学期 (32学时)

   (23)就业指导           第5学期 (12学时)

   (24)军事理论      第2学期(36学时)

   (25)船政文化           第1学期 (32学时)

  2、专业必修课

   (1)机械制图第1学期(72学时)

   (1)电气控制技术第3学期(64学时)

  (2)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与应用第5学期(64学时)

  (3)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第4学期(64学时)

  (4)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第5学期(32学时)

  (5)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与管理第5学期(32学时)

  (6)工业机器人工装系统设计第5学期(36学时)

  (7)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第4学期(32学时)

  (8)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三维建模第4学期(32学时)

  (9)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第4学期(48学时)

  (10)工业机器人专业英语第3学期(32学时)

  (11)公差与配合与测量技术第5学期(32学时)

  (12)市场营销第3学期(32学时)

  (13)工业组态软件第4学期(32学时)

  (14)机电设备管理第5学期(32学时)

  (15)机器人创新设计与制作第5学期(32学时)

  (16)机器视觉第4学期(32学时)

  5、独立设置(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

   教学进程是对本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实施进程的总体安排,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具体体现。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本专业开设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学时学分、学期课程安排、考核方式,并反映有关学时比例要求。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分、学时分配表

   (二)教学计划进程总体安排

  1、课程教学计划进程表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计划进程表

  2、集中性教学环节计划进程表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集中性教学环节计划进程表

   说明:备注栏写明实践环节安排的具体教学周、组织的方式如:第×至×教学周;校内某实训室、校外集中或分散安排、按专业方向安排、寒暑假安排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两门《社会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同步进行,时间分散安排,在理论课程教学周的周末进行,分三个周末共计6天,学分为0.5学分。

   “创新创业实践课程”,2.0学分,不占用正常课时,学生可以用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参加技能大赛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学分。

   (一)教学组织与实施总体说明

   根据课程的特点与本校的具体条件,本专业将7门课程:电气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与应用和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列为核心课程。通过这些主要课程的建设,带动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本着基于工作岗位课程模块化的建设思路,根据课程特点重新组织课程内容。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以强化职业综合能力,即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主线,囊括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原则,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开展教学活动。在课程内容的课时安排上,紧紧遵循“工学结合”的原则,加大实践课时比例,以及理实一体教学的比例,将符合条件的课程单元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教学全过程按“基础知识→基础能力训练→专业知识→专项操作实训→职业技能实训、中级工考证→专门知识综合实训→生产顶岗实践→校企联合答辩、高级工考证、综合提高”的思路设计并实施一体化教学,如图8-1所示。

   图8-1  教学模式过程图

   为了贴近职业岗位要求,我们将课程教学依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以加强教学针对性;将专业技能操作实训和职业资格要求融合到教学计划与课程内容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专业技能的培训效果。

   为了突出综合实践环节的建设,我们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思想遵循了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循序渐进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先进,从单一到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分阶段、分层次设置,采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渐进式目标教学法,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应岗位(群)要求的职业技能,具备本行业要求的综合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了强化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特点,根据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制定实践教学标准,我们制定出本专业所要求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实践教学模块,统筹安排实践性教学内容,将基本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形成阶段实习、系列实验、实训实习、综合训练以及顶岗生产实习等几部分实践环节。

   教学计划的安排要有利于实践能力的训练。灵活安排教学实践各环节,教学计划安排应主动适应企业的生产时段与生产项目内容的安排,注重实施的效果,教学计划的安排与调整必须要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按照机械的、固定的模式去制定。实训实习安排的基本思路如下:

   (1)紧跟技术发展进步,营造真实生产环境。合理安排“基础训练—校内实训—毕业顶岗实习”实训项目,使能力培养递进提高;按照“基地建设企业化”和“实践教学生产化”的原则,建设生产型教学车间,紧跟技术发展进步,选用仪器设备与课程实施内容相配套、与生产实际相一致,使实训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努力营造真实的生产环境,开展生产性实训,使“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体现在教学各个环节。不断推进一体化教学、项目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法。

   (2)校企深度融合,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以服务为出发点,积极参与企业职工培训,承担企业技术研发、改革等任务,探索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身份互兼,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不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力度,与企业共同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评定。并充分依托机电装备制造类企业,利用企业与社会资源,形成一批具有行业、专业特色的校外实训基地。

   (二)师资队伍

   (1)专任教师队伍配置要求

   ①专业带头人

   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以上水平,有一定企业实践工作经历和5年以上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经历,在行业企业的技术领域一定影响力。具备运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改革的设计的能力;具有主持和组织实训实习条件建设、生产性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组织高职特色教材编写、制定教学标准、建设教学资源库的能力。

   ②专业骨干教师

   讲师或工程师以上水平,有一定企业实践经历和3年以上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经历。富有创新协作精神,能承担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设计和实施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主持和参与高职教材编写、教学标准制定、课件、案例、实训实习项目、教学指导、习题题库、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的建设。

   ③“双师”素质教师

   讲师及以上职业资格,并具有工程师或技师以上水平,有企业顶岗实践经历、能参与应用技术研究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与进修等形式,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并具备较强的专业教学设计开发能力和业务指导能力;能承担生产性实训项目设计开发、实训指导书编写的工作。双师型总数占专任教师总数80%及以上。

   专任教师

   具有研究生及以上,系统承担过1门及以上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的全部讲授工作。并到企事业、生产服务一线实践6个月以上。能承担生产性实训项目设计开发、实训指导书编写的工作。

   (2)兼职教师队伍配置要求

   担任专业实训课的企业兼职教师必须满足以下任职条件:

   (三)教学设施

   (1)校内实训基地

   为满足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需要,目前本专业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配置如下表所示:

   校内实训条件

   (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场所,本专业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借鉴企业的模式经营和管理,按照人才培养标准,对整个教学过程实施全面的质量监控;创新开展了多种模式的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主要的校外实训基地见下表所示。

   校外主要实训基地

   (四)课程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是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而工学结合课程标准的制订作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落到实处的保障。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高职课程体系下,课程标准制订的思路与内容,对于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制订课程实施方案,规范课程的教学过程,指导任课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是:首先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阐述,明确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其次应结合职业教育课程观、教学观、能力观,以项目化教学来组织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排序中,选择典型任务为载体,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互相联系的学习情境;第三应通过对各学习情境中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授课方式、师生要求等各项内容的描述,来规范课程所要求的内容;第四应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组合,以一个完整的项目为载体,完成课程的实施;最后,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考察和评价,来完成对课程的评鉴与考核。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针对本专业的课程均分别建立相应课程标准。

   (五)教学资源

   (1)建设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开放课程等学习资源。将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课件、实训工单、题库、视频等教学资料上网,在网络教学信息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

   (2)推进教材建设,教材选用项目化、模块化、情景式、案例式、活页式等新型教材。并积极推进符合地区特点的校本教材的开发与使用。编写符合工学结合的实训教材和指导书,为使核心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教学的开展,编制专业课程引导文,实训工单等教学资料。

   (3)在实验实训室建设过程中突出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利用实物、模型、声像多媒体资源开展教学。

   (4)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为教学服务。通过组织参观,校企合作,将企业引入学校,将课堂搬进企业,拓展学习平台。

   (六)教学方法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根据具体教学情境和教学对象,选择分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方法,在一体化教室、实训中心、校中厂等教学场所,利用课程教学资源库、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和平台,实施项目教学。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推进教法改革。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发布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使用手机、平板、笔记本等设备可以随时在线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七)学习评价

   构建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中心、与生产过程系统相适应、与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相适应、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的教学方式相适应的迥异于传统方法的课程评价体系,突出“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技能鉴定相结合”的特点。

   课程考核一般包括过程性考核(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纪律、作业情况、学习态度、实验、工作项目等)和终结性考核。课程考核把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测试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从而为学生学习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改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建设决策与改善提供信息和依据。

   充分重视学习过程的考核,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共识,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论也发生了变化,知识被视为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因而教学应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关注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自主创新型学习,注重引导学生以适应自身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培养形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逐步推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的课程评价模式。

   教学具体评定方法如下表所示:

   (八)质量管理

  1、制度建设

   (1)建立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

   选派专任教师分别到校企合作企业锻炼,另外选拔了多名骨干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职院校进修或培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专业技术和教学理念,跟踪专业技术发展动态,开展技术交流,专业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水平、实践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专任教师解决企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及科研水平、研发能力。

   (2)实训车间管理制度

   完善实训车间硬件的同时,引企入校,采取企业管理模式,校企共同制定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机制,构建工学结合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同时借鉴机电行业的职业岗位标准,制定校内生产性实训标准、校外顶岗实习标准,研制实训指导手册和实训管理手册,确保工学结合实训的良性运行。通过校企合作建设的方式共建企业化实训基地;建立健全的教学实验实训建设管理制度,保证本专业有关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有效实施与利用,使之有力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

   (3) 校企共建质量监控与质量保障体系

   在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总体框架下,根据专业建设的特点,重点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估系统与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的相关机制,进一步完善与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成立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完善“教师评学”、“学生评教”、“教学督导”、“企业评价”等制度。制定了课程开发规范与课程考核实施办法,开展课程教学设计和案例教学研讨和研究,确保项目化课程的实施效果与教学质量。制定了与健全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实习、实训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长效机制建设

   (1)建立专业群产学合作委员会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专业群)产学合作委员会行业企业委员构成汇总表

   (2)专业指导委员会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专业群)指导委员会行业企业委员构成汇总表

  3、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在学院“人才培养多层次督导体系”的基础上,系部和机电教研室依此形式逐级构建更加细化的多层次督导体系,如系部督导,专业教研室(室组)的督导。

   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督导体系从工作计划和组织、教育活动、系统输出的观测点、管理和评价,到各环节的信息反馈,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参与,注重学生的意见。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基本学制3年,最长修业年限5年),必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最低学分(134.5学分),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且掌握制图员(职业标准高级+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国家职业标准中级)、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三级)、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三级)、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1+X中级)、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中级)、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1+X中级)所要求的相关技能与知识,通过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核心能力模型中所有必修模块,达到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才能毕业。

   培养目标(一):能够进行工业机器人的操作与应用

   培养目标(二):能够独立完成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安装、调试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培养目标(三):能够进行工业机器人的日常保养,并对常见故障进行维修检测

   培养目标(四):具备工业机器人的销售与售后能力

   毕业要求1:能读懂机器人自动线机械结构图,液压、气动、电气系统图;

   毕业要求2:能够绘制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基本电气原理图

   毕业要求3:会使用电工、电子常用工具和仪表;

   毕业要求4:能对PLC控制系统进行基本维护;

   毕业要求5: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技能,具备CNC应用能力。

   毕业要求6:能拆装、维护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电气系统;

   毕业要求7:能使用工业机器人仿真软件对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进行仿真;

   毕业要求8:能熟练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现场编程;

   毕业要求9:能够使用现场总线组建工业网络;

   毕业要求10:能够编写基本人机界面程序;

   毕业要求11:能组装、安装、调试常用工业机器人及其辅具;

   毕业要求12:能基本看懂机器人自动线相关外文操作手册;

   毕业要求13:能够撰写机器人工作站技术文档;

   毕业要求14:能进行工业机器人产品应用和销售。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相关度矩阵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相关度矩阵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核心能力模型

   一般包括调整专业培养计划申请表、教学计划变更申请表等。

  调整专业培养计划申请表

  教学计划变更申请表

  注:1、专业选修课的调整由二级学院审批即可,必修课的调整由二级学院同意后报教务处审批。

  2、本表一式二份,二级学院和教务处各一份。

  66

(一)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为:

(一)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为: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